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资讯 > 正文

直升机为什么始终无法开上珠穆朗玛峰呢?,cr500无人直升机吨位

本文目录一览

解放军无人武装直升机首曝蜂群突击


解放军无人武装直升机首曝蜂群突击!无人机群跨海作战
最近央视首次曝光了解放军新式的金雕500无人武装直升机的集群演练画面,解放军在演训中出动了数十架金雕500无人武装直升机演练跨海模拟作战,其假想敌目标不言而喻。
金雕500无人机是我国研发的一款可垂直起降的新型武装无人直升机,携带了先进的观瞄设备和武备系统,一架金雕500无人机可以携带8发反坦克导弹,数十架无人机构成的蜂群完全可以为陆军提供相当程度的反甲火力支援能力。

直升机为什么始终无法开上珠穆朗玛峰呢?

直升机为什么始终无法开上珠穆朗玛峰呢?,cr500无人直升机吨位-第1张-游戏资讯-龙启网络

对于超级喜欢登山的朋友来说,如果一生之中能够登上珠峰,那得多棒!因为珠穆朗玛峰可是世界第一高峰,每年都会非常多的登山爱好者,想要一试!但是,我们都知道,对于这项登山运动其实是极其危险的,因为登峰成功的人真的是寥寥无几,有很多人抱着非常大的决心,决定一试,但是有很多人就会在中途的时候就放弃了,还有的在登峰的过程中遇到了危险。

每次的救援队不是直升飞机而是通过其他的方式来救援,这个原因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不用直升飞机呢!

因为直升飞机是需要螺旋桨快速的转动,燃料才可以得到充分的燃烧,才会让飞机动起来。而且在珠峰的上面,空气并没有陆地上那么富足,空气是非常的稀薄,而且氧气也是非常的少,这样飞机想要飞到珠峰上,是会受限的,根本不能安全的飞行。

?珠峰上的天气变化也是非常大的,经常会有暴雪的天气,还会刮大风,电闪雷鸣这样的天气也是时常有的,要知道飞机飞行,天气的好坏是会直接影响飞机顺利飞行的,能够安全又顺利的飞上珠穆朗玛,其实已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了。如果同时还要做到救援的工作,无论是理论理还是实际上都是无法实现的,而且如果硬要这么做,那么就会出现机毁人亡的严重结果,所以如果救援的话,一般还是会选择通过人力来救援。

无人机战场 未来战场上的无人机

  未来的战场对飞行器的侧重面将越来越大,很多对抗与攻击的任务将转到空中完成。作为未来空军的主力,无人机的任务将近乎无限制地扩大下去。但就最近4年的无人机发展趋势来看,对其需求主要还是集中在侦察与对地攻击这两项传统任务上。
  美国作为现今惟一的超级大国,无论是对现代战场的把握还是对未来战场的预测上都远远走在了其他国家前面,所以我们就以美国为例,来看一看军方对无人机在未来战场上担负的任务期望。
  
  态度决定一切
  
   美国军方在进行新武器的研制和部署时总是采取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首先,美国在未来概念性武器的研制上投入巨大,其理念的前卫以及技术的超前甚至是现今军工科技所无法达到的。但这一做法却为其在未来10~30年继续保持军事力量的绝对优势起到了决定作用。而另一方面,美国在对即将部署的新式武器时却显得较为保守,这与美国现今的国际军事地位密切相关。即使其采用相对较落后但却十分稳定的技术,也比其他国家的武器系统在战场对抗中高出一个量级。而且成熟的技术可以保证武器系统在未来的使用中能够将故障率和意外损失率降到最低。无人机正是非常好地体现出美国在研制、部署武器系统的这一重要的战略思维。
  
   巨额投资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预计2003年美国花费在无人机产品和服务方面的费用将达到近15.3亿美元,比去年增长22%。近97%的采购出自军方,但军方在无人机花费中的大部分还是用于各项计划,总共达8亿美元左右,占总花费的52%,而这些计划近期不一定投产。无人机采购项目如“捕食者”、“影子200”和“全球鹰”的花费达4亿美元,占总花费的25%左右。而预先研制和验证计划方面的花费为2亿美元,占总花费的14%。民用和与军用有关的花费预计占9%左右。
  预计在未来的4年里,美国在无人机计划方面花费的年增长率将为16%。到2007年,美国在无人机方面的花费总额将达到28亿美元左右。在2003~2007年间,美国顾客在无人机方面的花费总额将达到108亿美元。军方在无人机方面的投资比国防部总预算的增长要快。到2007年,美国军方在无人机生产方面的花费将为10亿美元。军用无人机系统研制费用将增长到12.8亿美元。
  
   美军希望无人机能担负起保卫占领区的重任
  
   对于前期大量的投资,美国军方并非没有非议,这主要要看无人机对美军正在进行和将要进行的战争是否有符合其价值的表现。目前,美军最想摆脱的噩梦无疑就是伊拉克占领区了,然而出于政治目的,美国既不想让联合国或其他国家过多地插手这一地区,也不想将耗费巨资得来的胜利轻易丢掉。对于占领地区永无止境的骚扰、破坏与暗杀,小规模、长时间、多任务的巡逻行动比突防式的饱和攻击更加重要。无人机在这方面的表现显然要比有人战机要好,因此美军一直希望它能像越战中美特种部队对抗越南游击队一样(尽管此战术没有奏效)担负起占领区的巡逻、地面监视、对地攻击等任务。
  
   多任务无人机将是美军优先采购的对象
  
  自从“捕食者”无人机用“海尔法”导弹在也门沙漠地带击毙拉登高级保镖、“科尔”号爆炸案主犯阿布?阿里后,这种趋势就日益明显。“捕食者”已将“毒刺”导弹列入其战斗防空挂载之中,日前又传出素以续航能力强、侦察手段高见长的“全球鹰”也将装备对地攻击武器。多任务的好处是:执行侦察任务时的无人机在发现目标时不需要召唤有人攻击机就可对目标实施打击,这既节省了时间(许多机会稍纵即逝,等攻击机赶到战场可能什么目标都没了)又节约了经费(要求战场附近海域必须有美航母战斗群在值勤,出动1架次攻击机要几十万美金)同时还省去了地面指挥人员调度各军种协同的精力,减少了出现错误的可能性。
  
   美军士兵的“福音”:单兵用无人机
  
   这次的伊拉克战争,美军一改往日“以空为主”的战略思想,在开战后很短时间内即派遣大批陆军长驱直入,直指巴格达。我们经常看到的是无数辆M1A2坦克以50公里/小时的速度排成“一字长蛇阵”在伊拉克沙漠地带狂飙,并接受美国电视台记者手中摄像机的“检阅”。这主要取决于在战前,美军对伊军大规模布防情况了如指掌(通过侦察卫星)。可一旦在城镇中遇到伊军零星抵抗,大多美军士兵都会停下来隐蔽,同时报告上级请求空中侦察及火力支援。这一举动既贻误战机又有损美军的整体形象,其主要原因还是对敌纵深处小规模防御体系缺乏有效的侦察。但这一现象很快就会得到改观,随着垂直起降无人机(VTUAV)陆续研制及装备部队,美军的连(甚至是排)一级单位有望拥有独立支配的战场微型侦察无人机。它们将利用光学和红外技术侦察小型战术目标,并将适时图像传递给连、排指挥车,为其采取战术行动提供第一手情报。
  综上所述,美军希望无人机能在下一场战争中尽量脱离其它武器的支援,独立完成危险性较高、战场环境较恶劣的任务。同时能尽可能地为小规模部队提供随时随地、快捷的情报来源。这些要求对于生产厂商来说并非高不可攀,而一旦得到军方的垂青,并能在战场上表现良好,就意味着几亿甚至十几亿美金的订单。难怪许多军工厂商同技术成熟、竞争激烈的有人战机市场相比,无人机的生意要好做得多。
  像民用市场一样,军工厂商提供的产品及服务永远也满足不了客户(军方)不停增长的需求,无人机也不例外。军方总是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无人机推上战场的主力这一宝座,而厂商虽然已“竭尽全力”,这一目标到真正实施至少还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只好请军方尽量“消化”巨额的研制费用及成本相当于第4代主力战机,在战场上却只能“打下手”的各种无人机。
  
   通用原子公司:深入挖掘成熟产品的附加值
  
   该公司旗下的“捕食者”在得到了美国军方的认可之后,又首创了发射空地导弹消灭地面目标的无人机记录,并得到了美军好评如潮的肯定。自此,通用公司便认准了无人机武器化这条“生财之道”,将现有的多种武器系统分别挂载到“捕食者”上进行实验。这其中既包括低端空空导弹“毒刺”,又包括高端空空导弹AIM-120、AIM-9以及“联合攻击弹药”GBU-38。假如这些武器都能成功安装在“捕食者”上,其无疑将成为美军执行对敌纵深中小目标打击的首选。
  同时该公司还在研究飞行距离更远的“捕食者”B-ER作为美海军无人海上巡逻/监视机。目前,同其竞争的是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装备海上雷达的“全球鹰”改型。“捕食者”B-ER远程海军巡逻机的特点是,全机翼保形油箱增加三分之一容量,并在机身下面的吊舱中装有海上雷达。改型机飞行高度为15240米,续航时间超过48小时。
  
   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技术领先,全线出击
  
   作为全美排名第3大的军工企业,其在无人机领域内可谓首屈一指,参加过21世纪历次局部战争的“全球鹰”就是该公司的杰作。不过,诺?格公司远不会满足于现状,在对未来无人机市场的把握与定位上,有其独到的见解。为了进一步加强研发力量,公司将曾为陆军生产RQ-5A“猎人”无人机的先进战术C4I机构(ATC4I)合并到无人机系统部,从而大大提高了在无人机信息传输与处理方面的能力,有利于无人机项目的竞争。
  在小型CAV方面,该公司将“火线侦察兵”无人直升机作为主打产品,竞争陆军无人战斗武装旋翼机(UCAR)项目以及海军小型舰艇搭载的无人侦察机,并成功地进行了2次飞行测试,为该机第一次实现舰上降落做好了准备。这2次飞行测试都是在加利福尼亚的穆古海航站和在海上行进中的两栖船坞登陆舰“丹佛”号(LPD9)之间进行的。在“丹佛”号上的无人机与任务有效载荷操控员们利用“雷神”公司开发的战术控制系统(TCS)软件和海军的S-280地面控制站控制“火力侦察兵”,这些操作贯穿无人机发射到回收的整个过程。
  在其所有无人机产品中,设计最为超前的要数“超壮”(Ultra Hale)高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了。其携带监视传感器有效载荷可滞空飞行3个月。该机翼展为182~335米,其尺寸取决于飞行的高度。机翼内的燃气储存器可随氢和氦的混合而膨胀,以达到零浮力。采用组合动力装置(包括太阳能和燃料电池)推进,要花大约半天时间爬升到24400~36600米的飞行高度,有效载荷能力为900~1800千克。巡航速度大约为170千米。该机采用太阳能为动力,使其飞行成本降到最低;飞行高度是一般战斗机与地空导弹达不到的,使它的飞行安全性得到保障;在对地面侦察时,由于其距离比侦察卫星要近得多,所以侦察精度成倍增长;卫星要变轨需要耗费巨资,而“超壮”只需利用免费能源―――太阳能飞向目标地域。由此可见,诺?格公司设计的这一CAV在未来极有可能部分取代侦察卫星的工作,成为战场侦察的主力。
  在应对美国军方最主要的CAV研制项目―――联合无人战斗机(UCAV)的竞争中,该公司的X-47也表现出色。它是为海军设计的可在航母上起降,并可执行攻击任务的无人机。日前已完成模拟着舰试验,在未来有可能和波音公司的X-45验证机项目合并,共同担负起美军无人战斗、攻击任务。
  
   波音公司:超前设计铸就未来战机
  
   在当代的CAV市场中,很难找到波音公司的产品,其发展速度远远落在了诺?格公司和通用公司的后面。对于这种尴尬的局面,该公司的策略是加速发展未来的无人战斗、攻击机。X-45是其与诺?格公司竞争联合无人战斗机(UCAV)项目的关键,同X-47相比,它的技术成熟性更好,因此也更加受到美军的青睐。在未来,X-47可能会成为海军舰载机出现(相当于F-18),而X-45则会到空军服役(相当于F-15)。
  日前,X-50A“蜻蜓”无人机在亚利桑那州尤马试验场进行了它的首飞。X-50是一种独特的混合式无人机,它有不寻常的宽旋翼。这种旋翼在起降时如同直升机的旋翼,可使无人机具有垂直起降能力。在飞行中能够慢下来最后停止,变成固定翼喷气飞机,机上的喷气发动机工作,机身、尾翼和机头上的鸭式翼在固定翼工作状态时产生升力,变成一架固定翼喷气机。这一设计很好地解决了一直困绕美国军方的喷气机垂直起降问题,因此,可以设想,X-50的先进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无人机,还可作为有人战机成为美军超音速垂直起降战斗机项目中有力的竞争者。波音公司凭借这种独特的设计,在CAV市场竞争中又领先了一大步。
  在经历过21世纪初局部冲突不断的3年时光,军方对无人机未来的发展目标似乎越发的明朗了。作为今后20年内将成为主战武器的无人机,要具备同现代主战武器同样的能力,更要具有信息战中多任务集成、高抗干扰能力及高可靠性等优势。要想达到如此高的要求,笔者认为现今的无人机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幅度提高其性能,才能适应战斗环境日益恶化的战场。
   全面改善无人机的气动外型及动力系统,做到超音速巡航飞行及具有超机动能力
   这一点在CAV的未来发展中至关重要。超音速巡航可以使CAV在第一时间赶到战场上空大大节省了部署时间,而超机动能力又可使其在空战中,面对有人飞机占据有利地位。第4代战斗机由于考虑到人的承受能力,一般过载都不会超过9G,而CAV则不必考虑这一问题,试想,在未来的空战中,在进行超音速飞行时仍能将过载做到20G左右的CAV将是有人战斗机多么可怕的噩梦啊。
  这项性能提升虽然使CAV的体积及重量有很大的增加,但会导致其成本直线上升。而且,目前还没有出现可安装在CAV上的大功率、带加力推进的发动机,在超音速飞行中进行大过载机动对目前水平的气动力布局也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但这些问题并非不能解决,由于不必考虑驾驶员的维生系统,同等标准的CAV造价肯定会比普通战斗机要便宜些,同时重量也要轻一些。无论多高的成本,只要在战场上能够取得压倒性的优势,就是值得的,美国目前的军研计划及历次的局部战争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而发动机及气动布局方面的技术突破也已呼之欲出了。
  
   隐型性将使无人机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大幅提高
  
   美国政府今后将增拨25亿美元国防预算,以支持美军开发隐型无人侦察机技术。
  开发成本:据估算,开发新的隐形远程无人侦察机将耗资15亿美元。五角大楼官员则表示,根据军方对隐形技术的要求,项目的生产成本和机载设备每5~6年需耗资15亿~35亿美元。最低任务要求需要12架飞机参加。如果要达到B-2轰炸机的隐形标准,全部项目需耗资35亿美元,如不以深入敌方腹地为目标,制造成本可减为25亿美元。
  机载设备性能:新机将安装信号搜集工具包。五角大楼对主动式扫描相控阵雷达表示了高度兴趣。这种雷达是为F-22、JSF和联合之星预警机设计的,它可主动或被动地扫描目标并干扰敌方雷达,以接近实时的速度显示敌方导弹轨迹。
   新无人机执行侦察任务时,可以控制天线角度和雷达波束宽度,从而使对方难以发现。更重要的是,新机具有“多重收发分置”功能,一架飞机发出第一雷达脉冲后,第二架再发出第二波束,这样即使敌方具有先进的反雷达技术,也无法准确判定飞机位置。
   如果无人机改善了隐形技术并装备高性能雷达,飞行高度达到21300米,一般的战斗机根本不能发现飞机。即使发现也无法到达这一高度。
   隐型技术是当前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尖端科学技术。美国和一些先进国家竞相发展这种技术,已研制或正在研制各种隐型飞机与隐型无人机,有些已装备部队,大大增强了战场生存能力和空中作战能力。目前,隐型技术主要包括反雷达探测及反红外探测两部分。
  
   1.反雷达探测
   隐型技术的一项主要工作是提高反雷达探测的能力,通常用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RCS)表示。在无人机上,常从以下几种方法来减小RCS:
   a.采用复合材料:无人机上采用的复合材料主要有:玻璃纤维加强合成树脂、石墨与环氧树脂、以芳纶纤维为基础的凯芙拉雷达吸波材料。
   b.避免使用大而平的垂直面:采用内倾的双立尾、翼端(或翼上)安定面、机身侧边等构型。
   c.采用光洁平滑的外形:
  采用机翼、机身、尾翼和短舱连接处光滑地过渡,或机翼与机身高度融合的构型。机翼为下单翼时,采用平整的翼身组合下侧面;平滑的曲面外形;后掠的机翼后缘和尾翼后缘。
  d.注意凹状结构的隐型:将发动机装在机身背上,由机身挡住发动机进气道和尾喷口,以免上视雷达探测;把发动机装于机身中,发动机进气口设在机身顶上或机翼上方的机身两侧,由机身或机翼挡住进气口,以免上视雷达探测。在进气口上装金属丝网屏避罩,可抑制长波雷达探测。进气道上采用高吸收率综合保护层结构。
  
  2.反红外(热)探测
   隐型技术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提高反红外(热)探测的能力,也就是减小目标的红外(热)信号特征。发动机的尾喷管或排气口是红外探测器的主要红外(热)源。因此,减小无人机的红外(热)信号特征,主要是要减小发动机尾喷管或排气口的红外(热)辐射,有以下几种方法:
   a.延长发动机尾喷管并采用热保护层。
   b.遮蔽法:如用机身或发动机短舱遮蔽红外辐射;由发动机尾喷口两侧的垂直安定面遮蔽红外辐射;由发动机排气口周围的环形罩遮蔽红外辐射。
   c.使发动机的废气按选定的方向排出,如向上排出废气。
   d.冲散发动机废气,如用旋翼冲散废气。
  无人机武器大型化
   随着美军在阿富汗使用“捕食者”A挂载“海尔法”反坦克导弹对地面目标的攻击,无人机武器化的序幕已经拉开。美国还计划在“捕食者”无人机上挂载“毒刺”空空导弹、GBU-38 JDAM炸弹等,使其具有对空、对地双重攻击能力。但同现役有人战斗攻击机相比,无人机所携带的武器系统明显处于劣势。以美国为例,装备在有人战斗攻击机上的对空武器有AIM-120、AIM-9X等性能卓越的导弹系统,而“捕食者”所要挂载的却是出身单兵肩射导弹家族的“毒刺”,其性能差距可想而知,用途也是以“防身”为主,其打击目标是直升机等慢速目标。不过,要求飞行速度只有100~200公里的“捕食者”挂载AIM-9X与1~2马赫的有人战斗机做空中缠斗并将其击毁简直是不可能的。而GBU-38的重量仅有227千克,在JDAM中是最轻的,它的破坏力及穿透力明显不如2000千克以上的JDAM。
  美国军方提出要在未来实现无人机的主战地位,仅靠“毒刺”和GBU-38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将无人机的武器系统大型化,势必要增加其体积及有效载荷,将无人机的各项性能向有人机方向靠拢。另外,大幅度提高安装在无人机上的雷达探测距离及成像质量也是其武器大型化的关键。
  以美国正在研制的联合无人战斗机为例,其有效战斗载荷还不到1000千克,飞行速度0.8马赫。它的战场使命就是协助有人战斗机对被打击目标进行定位、跟踪,并对敌方地面雷达系统进行攻击。即使是这样的非主战武器,也要到5年后才能装备,真正意义上的战斗、攻击无人机可能要等20~30年的时间。
  
  数据传输快速化
  
  目前,限制无人机发展的“瓶颈”有许多,而数据流量达不到高对抗性战场需要是关键中的关键。未来的无人机既要对目标进行超精密的侦察(精确到分米),又要对升空拦截的敌方导弹和战机进行准确的辨认及针对来犯目标做出正确的规避动作(战术机动和施放诱饵),还要利用机载大功率雷达指引攻击性武器(空对空导弹、空对地导弹及炸弹)对敌空、地目标进行有效打击,可谓任务繁重而又艰巨。这些任务视战场情况来决定先后顺序,而往往是要求两、三项任务同时进行(比如在躲避敌导弹时就要一边做大机动转弯一边投放诱饵弹)。有的任务需要严格地限定完成时间(比如快速判定来袭导弹的型号、制导方式等)。可以看出,在完成这些任务时,只要哪个步骤动作稍慢或不同步,后果往往是非常严重的。同时,作为战场上的主战武器,要求其传输数据具有高度的可靠性,不能犯一点错误,只是这一点,就要比民用数据传输难上百倍!当今最先进的无人机对数据流的传输最快只能达到40~50M/秒,这远远不能适应战争的需要,要想让无人机达到有人驾驶战机那样的“机灵”,数据流的传输速度至少要提高10倍。而这只是最基础的要求,在战场环境中预留空间总是正确的,因此,无人机要想确保其战场生存率,数据传输通道至少要比现在快15~20倍左右。
  
   有人机改无人机效费比最高的“权宜之计”
  
   目前,世界各大军事强国国都拥有数量可观的第1、2代战机。这些飞机虽然大都超过了使用年限,但其保养状况仍然良好,只是由于其设计年代的久远,性能与第3、4代主力战机相比有明显的差距,有些“先天不足”的缺点是很难利用当代科技弥补的。可是这些“老爷机”的战斗能力仍比当今最先进的联合无人战斗机(UCAV)高出许多:速度比UCAV快50%以上,战斗载荷多出近3倍。更为重要的是,改装工程并不太复杂,只需将驾驶员维生系统换装成遥控接收系统即可。这些战机的数量对于今后战场的无人战斗机需求来讲几乎是无穷的,因此,其地面指挥系统可以满负荷运转(比如一个地面指挥站可同时指挥16架以上无人机),这就尽一步降低了改装成本。虽然这些改装的无人战机还不能与第3、4代主力战机对抗,但其完全可以充当UCAV的角色,担负起“第1道屏障”的作用,为主力战机护航,以及对敌方主要地面目标实施攻击,必要时甚至可以用1马赫以上的速度、7000~10000千克的机身重量以及机身内剩余的航空燃油直接撞击地面目标。这种近似“疯狂”的举动,起因在于它的成本非常低,在高对抗性的未来战场上成为可以“牺牲”的目标。
   综上所述,无人机的发展道路还只是刚刚开始,必须要经历一个军方在认识上的飞跃,就好像航空母舰在二战中取代战列舰成为海上霸主一样。这一过程可能会相当艰难与漫长,但无人机所具有的无与伦比的特性终将帮助它在未来的战场上争得空中霸主的地位。

美国最著名的是宽电子战飞机?

1.E-3是美国波音公司根据美国空军“空中警戒和控制系统”(AWACS)计划,以波音707-320B型民航机为基础,更换发动机,加装旋转天线罩与电子设备,研制的全天候远程空中预警和控制飞机,绰号“望楼”。该机型具有下视能力,能在各种地形上空监视有人飞机与无人驾驶飞行器。机组人员:17人。发动机数:4台。最大起飞重量:147.55吨。机长:43.68米。翼展:39.27米。机高:12.6米。发动机推力:373.2千牛。最大飞行速度:853公里/小时。实用升限:12200米。动力装置:4台TF33-PW-100/100A涡扇发动机。空重78000千克。翼面积282米2 。雷达天线罩直径9.1米。雷达天线罩厚度1.8米。起飞距离3350米。值勤巡航速度M0.6。值勤巡航高度9140米。值勤持续时间(不空中加油)值勤站在起飞点11.5小时
2.E-2D "先进鹰眼"计划耗资175亿美元,将制造75架全新的飞机,这批飞机的雷达、发动机、电子设备等将进行重大改进以对付具有隐身能力的巡航导弹、饱和攻击等威胁,并能担负日益繁重的地面(空中)监视任务。该机从外部看上去与以前的E-2C"鹰眼2000(Hawkeye 2000)"类似,但是机体内部(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包括外部)则是全新的。目前已有关于3架E-2D飞机的长周期生产器材(long-lead materials contract)合同的报道。机长17.5米。翼展28米。机高5.6米。机重18,090 kg。最大起飞重量23,850kg。最大速度552km/hour。升限9,100米。
3.E-8“联合星”预警机JSTARS,代号E-8,美军军事新概念的产物,JSTARS即“联合监视目标攻击雷达系统”(Joint Surveillance Target Attack Radar System),由波音公司707/300客机改装。主承包商是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1982年这一概念开始进入实际计划阶段,并很快被定为优先发展项目。E-8机组成员4名,一般还搭载15至25名任务专家。E-8造价大约2700万美元,相比起F-22等还算便宜,当然这与E-8是由客机改装的有关。让我们来详细研究一下JSTARS。E—8A飞机是已飞行了20年的商用波音707飞机,E—8C“联合星系统”的载机是老式波音707飞机。波音707是美国波音公司早期研制的四发远程喷气运输机,1954年7月15日第一架试验机首次试飞,后来发展成民航客机,曾广泛使用于美国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航线。估计到2004年美空军装备总数可达到13架。
4.EF-111电子战飞机(EF-111 EW Aircraft)
美国格鲁门公司与通用动力公司1977年在F-111A战斗轰炸机基础上改装成的专用电子战飞机,用以替代干扰能力低的EB-66电子战飞机。主要用于实施远距干扰、护航及近距支援干扰。机上装有战术杂波干扰系统、欺骗式干扰系统、无源干扰物投放装置及雷达报警设备。F— lll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种可变后掠翼战斗机,它的速度快,最大平飞速度可达 2. 2马赫,它的航程远,最大转场航程可达 10000千米,作战半径也可达 2100千米。美军在 F— lll的机身上略施“手术”,安装了约 4吨重的电子设备,这样, F— lll就变成了 EF— lllA电子战飞机。从外形上看,这两种飞机的最大区别在垂尾上。 EF— 111A的垂尾上有一个半圆筒状的突出部,而 F— lll却没有,这样就很容易把两种飞机区别开来。EF— lllA到底有些什么作用呢?它可以执行近距空中支援任务。当攻击机对敌方的装甲部队发起攻击时,很容易遭受敌方防空火力的袭击。这时,EF— lllA伴随着攻击机一起飞行,对敌方的炮瞄雷达和防空导弹的制导系统施放干扰,攻击机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对敌装甲部队进行攻击。它能执行远距干扰任务。EF—lllA自身并不携带攻击武器,必要时它可以在敌方武器射程之外执行干扰任务,几架EF—lllA一起施放干扰,形成一个电子屏障,掩护自己的攻击机的飞行路线和机动方式。它还能执行随队干扰任务,伴随自己的攻击机,突入敌人的空中防线,抵达重要目标区。在飞行中它可沿飞行路线连续干扰敌方防空网中的电子设备,使这些设备效能降低甚至完全失效。
5.EA-6B“徘徊者”电子战飞机是一种电子对抗飞机,它是以A-6入侵者攻击机机身为基础的。这种飞机用于航空母舰和前进基地,以完全集成的电子战系统进行作战,该系统综合有远程全天候能力和先进电子对抗措施。在原A-6机身上增加的垂直安定面上的前向设备舱和吊仓型整流罩装有更多的航空电子设备。肩并肩的座舱安排对于四位机组人员(一位驾驶员和三位电子对抗官员)来说,效率最大,视线好,而且也舒适。EA-6B的目的是干扰和破坏敌方陆基、舰载和机载指挥控制通信以及与预警、目标捕获、监视、反飞机炮、空对地导弹、地对地导弹和地对空导弹有关的雷达。在这一任务中,它支持在密集雷达控制的环境中的舰载战术和战斗群作战。
6.EC-130是C-130“大力士”军用运输机的战术指挥和通信型。EC-130G是美国海军使用的EC-130的新编号。EC-130是洛克希德飞机公司为空军生产的战术指挥和通信飞机,用以代替老式的EC-121飞机。EC-130的外形特征是在背鳍上方和每个外翼下方增加了大型刀形天线,机身两侧有小型刀形天线。机翼下刀形天线外侧和尾翼丸形舱中装有拖曳天线,长达数百米。海军用的EC-130G装有甚低频无线电台,可向航行在世界任何地方的导弹潜艇传送紧急指令。EC-130Q是EC-130G的改型,装有更完善的USC-13机载甚低频通信设备,美国海军利用这种飞机对航行在海底的三叉戟型导弹核潜艇实施控制和指挥,后被E-6A飞机取代。
7.EC-121预警机。C-121系列电子战和预警机是由C-121运输机发展而来。EC和RC系列飞机改型繁多,主要有EC-121D型和K型,主要用于预警和训练使用、EC-121M,预警、EC-121P,反潜探测平台、EC-121Q,预警和控制平台、EC-121R,传感器接力平台、EC-121C,EC-121S和EC-121T,预警和控制平台、JC-121,设备试验平台。装备海军的称为WV系列,主要有WV-1,另外还有WV-2,WV-2E反潜控制平台,WV-2Q电子情报和电子战平台,WV-3气象侦察平台。EC-121C是美国空军第一种EC-121系预警机,于1953年10月开始投入使用,机上电了设备重约6吨,机身背部有一个长2.44米雷达开引罩,内装AN/APS-20搜索雷达,机头装有AN/APS-42气象雷达。
8.ES-3A电子战飞机是美国洛克希德公司1988年开始在S-3A舰载反潜飞机的基础上改装的
电子战飞机,主要用于进行无线电技术侦察。该机可对敌方战场进行超远距离电子监视,对各
种电子信号自动进行搜索、测向、截收、识别和分析,并实施电子干扰。该机1991年5月开始
装备于美国航空母舰上。该机乘员4人。翼展20.93米,机长16.26米,机高6.93米。空重12088千克,最大起飞重量23800千克。最大平飞速度830千米/小时,巡航速度680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0670米,航程5500千米,作战半径1850千米。
9.EA-18G"咆哮者"电子战(EW)飞机投资计划的改变将推迟该机的部署,最后可能开支更多。"咆哮者"打算要取代老旧的"徘徊者"EA6B电子战飞机,各军种目前都依靠"徘徊者"为战区内的飞机提供干扰掩护,还执行其他电子战任务。海军称,"咆哮者"性能先进的多,将能提供更好的电子战能力。EA-18G翼尖导弹装有ALQ-218天线,还安装了现在的ALQ-99舱,飞行速度是亚音速。美国海军内部将EA-18G称作Block 1,是飞向蔚蓝天空的超级大黄蜂。"咆哮者"的成本增加大约3.59亿美元;参议院方面尽管没有要求关闭生产线,但仍危害IOC能力形成,也推迟了飞行中队由"徘徊者"换装为"咆哮者"。
10.EH-60 Quickfix 美国陆军的电子战飞机,改装自西克斯基的"黑鹰"直升机,主要任务是对敌方部队的电 子反制和对自防部队的电子支持。EH-60A以UH-60A为平台改装,EH-60L以UH-60L为基础改装,使用该机的 副油箱挂点作为额外的电子设备平台,增强了截获和定位的能力,并能对敌方电子设备实施"外科手术"式攻击。

去西藏飞无人机要注意些什么?

飞行注意事项

和驾驶车辆一样, 许多意外事故其实都源于对细节的忽视。做好以下这些,你也能成为老飞手。

1. 注意飞行环境

选择空旷、无干扰、无遮挡的环境和合适的天气。远离会干扰指南针(强磁场、金属物)和遮挡遥控信号(密集建筑物)的危险分子。

2. 起飞前返航设置

起飞前,设置好返航高度。确保 GPS 信号达 4 格以上、卫星数达到 10 颗,成功刷新返航点后再起飞。

3. 谨慎打杆操作

避免暴力打杆,可以让拍摄的画面更流畅,而且可以避免刹车不及时或乱打杆导致的碰撞意外。

4. 熟悉飞行轨迹

使用智能飞行功能前,先熟悉功能及飞行轨迹。

5. 时刻注意电量

时刻关注飞行器电量提示,及时返航不贪飞。

6. 保持视距内飞行

始终将飞行器保持在可视范围内飞行,最安心!

飞行环境

飞行时请选择合适的飞行环境飞行。飞行器飞行限高 500 米,请勿超过安全飞行高度。飞行时需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1.? 恶劣天气下请勿飞行,如大风、下雪、下雨、有雾天气等。

2.? 选择开阔、周围无高大建筑物的场所作为飞行场地。大量使用钢筋的建筑物会影响指南针工作,而且会遮挡GNSS 信号,建议飞行器至少距离建筑物 5 米以上。

3.? 飞行时,请保持在视线内控制,远离障碍物、人群、水面(建议距离水面3 m 以上)等。

4.? 请勿在有高压线,通讯基站或发射塔等区域飞行,以免遥控器受到干扰。

5.? 在海拔 3000 米以上飞行,由于环境因素导致飞行器电池及动力系统性能下降,飞行性能将会受到影响,请谨慎飞行。

6.? 在南北极圈内飞行器无法使用 GNSS 飞行,可以使用视觉系统飞行。

7.? 如在运动的物体表面上起飞,如行进中的船、汽车等物体,请谨慎飞行。

电池保养:

智能飞行前:

1. 请务必充满电,并使用 DJI 提供的专用电源适配器进行充电;

2. 若是在低温环境下使用电池,需先悬停飞行器加热电池再飞行;若是遇到“低电压报警”提示建议立刻停止飞行,持续预热电池再飞行。

结束飞行后:

1. 飞行结束后智能飞行电池温度较高,须待智能飞行电池降至室温再进行充电;

2. 当电池电量低于5%,未及时充电将自动进入休眠状态,需要使用充电器对电池充电唤醒。

储存时:

1. 应注意防水防潮,并避免阳光照射;需长途运输,需将电池放电至 20% - 30% 电量,可将电池放入飞行器中使用放电。

2. 若长时间不使用电池,建议将电池充电至高于 65% 电量,并 2-3 个月重新充放电一次,以保证电池活性。

曾出现在054A舰上的舰载无人机

曾出现在054A舰上的舰载无人机

无人机现在军事应用非常广泛,而无需机场起降的无人直升机,很多国家海军也开始装备。一种曾经在我国海军054A型护卫舰上出现的国外制无人直升机,因为性能优异,也进入美国陆军的视野。

美国航空航天巨头波音公司披露,他们和奥地利西贝尔(Schiebel)公司联合研发的改进型S-100无人直升机,为美国陆军进行了性能演示,在实战背景下中通过货物绞车交付了726千克(1600磅)“模拟血液和弹药”,飞行了31架次,显然希望在向前线垂直转运补给这一应用场景上,能够打动美军。

S-100是奥地利西贝尔公司研发的轻型无人直升机,于2003年研发成功。它最大起飞重量为200公斤,可以最多挂载50公斤的载荷,主要执行监视等任务,它飞行性能优异,最多可以在空中续航6个小时,航程为200公里左右,S-100可以通过预先设置的GPS航路点自动导航,也可以通过控制装置手动控制。

S-100诞生以来,被很多国家的武装力量特别是海军相中,作为舰载无人侦察直升机。2012年5月,我海军一艘054A型护卫舰“舟山”舰前出岛链执行任务时,尽忠尽职的日本海上自卫队舰艇,目睹了一架S-100从“舟山”舰舰尾直升机甲板上起降,据外媒披露,2010年,西贝尔公司向我国出售了数量不明的民用型S-100,这种无人机也多次出现在航展上。

除了我们之外,阿联酋、法国、印度、约旦、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多个国家都购买了这种直升机,毕竟国际市场上,同级别的轻型舰载无人直升机选择很少,物美价廉的S-100自然受到欢迎,2015年,一架S-100在利比亚内战中被击落,忠于卡扎菲的“哈米斯”旅买过4架,俄国内企业甚至获得许可证,为俄海岸警卫队生产这一机型。

但和先进的大型无人直升机相比,S-100太小,很难在反潜、反舰等重要的海军用途上发挥作用。

美国海军最先进的舰载无人直升机,是MQ-8系列,基于施瓦泽330轻型直升机的MQ-8B,最大起飞重量为1.5吨,作战半径为S-100的2倍,但美国海军依然觉得太小,开发了基于贝尔407的MQ-8C“火力侦察兵”,最大起飞重量增至2.7吨,可 APKWS精确制导火箭弹,在美国海军的濒海战斗舰频繁测试。

我国国产的无人直升机,也有多个选择。航空工业开发的AV-500/AV-500W系列,最大起飞重量500千克,有效载荷190公斤,使用升限可达到5000米,最大续航时间9小时,控制半径200千米,作为舰载无人机,前景也远远好于S-100,这也是为何S-100后来再也没出现在我国海军舰艇上的真正原因。

但作为为陆军前线士兵运送武器弹药等任务,S-100又比大疆等商用无人机更好,被美国陆军相中也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