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300元,我买了一台国产折叠屏手机
- 游戏资讯
- 发布时间:2025-01-16 16:43:22
最近,曾以折叠屏手机闻名的柔宇科技,传出被破产清算的消息。尽管柔宇迅速辟谣回应,但它深陷困局却已是不争的事实。
在很多媒体的报道中,柔宇都是折叠屏手机的鼻祖。但这是一个误会。
2018年10月,柔宇科技发布了其首款折叠屏手机——Flex Pai,比三星、华为、OPPO、vivo等头部手机厂商都要早。
(图源:柔宇科技官方)
但在更早的2017年,中兴和美国电信公司AT&T携手,发布了广义上的第一款国产可折叠手机中兴Axon M。
除了不寻常的产品形态,这款产品采用了骁龙旗舰处理器,标配4GB+64GB存储规格,整个机身均由玻璃和铝合金打造,首发时的起售价达到了724.99美元(折合当时人民币5242元),比同年iPhone 8(699美元)还贵,是不折不扣的旗舰产品。
(图源:ZTE)
在这款设备发布时,中兴高管曾经表示:
尽管移动技术生态系统和消费者习惯在过去几年中发生了变化,但智能手机体验在这段时间里只有轻微的变化。直到今天,中兴Axon M将成为智能手机功能重大转变的开始,消费者的移动体验将会发生重大改变。
中兴高管只说对了一半,如今可折叠设备确实成为了智能手机行业的发展方向。然而作为一代先行者,中兴Axon M在当时却没有取得成功,反而是被媒体评价和市场表现双双抛弃。
让人意外的是,大量AT&T定制机却跨越重洋来到国内被发烧友们把玩。七年后的今天,我在闲鱼上以不到三百元的价格买到了一台。今天再来把玩当年的折叠屏鼻祖手机,真是别有一番趣味。
以下,便是它的故事。
如果我们拨动腕表上的时针,回到十年之前,你会发现市面上的智能手机并不是只有直板机一种形态。
在那个智能手机野蛮生长的年代,几乎每家厂商都在尝试着不同的解题方法,没有人能够确信iPhone的做法就是对的,什么双屏手机,什么透明手机,还有摩托罗拉推出的里程碑、后空翻、胭脂盒,那个时代的很多机型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图源:Sharp AQUOS Crystal)
在其中,最吸引人的产品形态,便是能在小机身内融入大屏幕的「折叠」。
事实上,有关折叠设备的设想,最早在二十年前便出现了。
在MWC 2006上,荷兰公司Polymer Vision(Philips旗下屏幕公司)展示了最早的可卷曲概念和可折叠概念电子书Readius,该机配备了一块5英寸可折叠电子墨水屏,整机形态和柔宇手机类似,但最终因为公司破产而未能推出。
(图源:Readius)
至于全球范围内第一款可考的折叠手机,是富士通的双屏概念手机。该机在Catec 2010上展出,外观看上去就像用一个合页粗暴地将两块屏幕连接了起来,但这款产品基本奠定了内折手机的形态。
(图源:富士通)
2012年,世界上首款量产双屏手机和首款折叠平板都在日本诞生。由日本公司京瓷推出的Kyocera Echo采用了独特的滑盖设计,而由索尼推出的Sony Tablet P则采用了如今相对大众的内折设计。
(图源:京瓷)
次年1月,NEC与NTT Docomo联手推出了NEC Medias W N-05E。和前面两款产品不同,NEC Medias W采用了外折设计,辅助屏幕可以折叠在手机后面。相机可以随着屏幕一起旋转,只要一颗镜头就可以面向前方和后方进行拍摄。
(图源:NEC)
虽然这些产品看着非常酷炫,但是从当时市场的反响来看,消费者们普遍不认可这种「将两块屏幕拼凑在一起」的设计,除了显示效果不佳,软件适配上的问题更是让人苦恼,这让上述三款量产产品遭遇了程度不同的滑铁卢,「折叠」设备因此沉寂了整整五年时间。
然后,就到了我们今天的主角——中兴Axon M。
来,让我揭晓中兴Axon M的庐山真面目。
在没有打开的情况下,中兴Axon M看上去就像是一款超厚的5.2英寸手机,考虑到2016年小米发布了全面屏手机MIX,这款手机的正面设计放在2017年也是毫不起眼,屏幕上方的闪光灯和摄像头还显得比较突兀。
(图源:雷科技)
因为铰链在机身右侧的缘故,中兴Axon M的所有按钮都在左边缘,自上而下分别是SIM卡槽,音量键、 附带指纹识别功能的电源键以及一颗放在今天高概率会被称为「AI键」的快速启动按键。
(图源:雷科技)
按键放在左侧,意味着这款产品的使用逻辑和苹果iPhone、三星Galaxy手机以及绝大部分安卓手机都是相反的。
以我的亲身经历来说,我有不止一次拿起手机,拇指按了一下电源按钮,才意识到我把它倒置了的经历;也遇到过在横置屏幕的情况下,想按音量键却按在快速启动按键上的情况。
(图源:雷科技)
至于这颗快速启动按键,我可以双击它以启动相机,或是长按它以启动我分配的应用程序,以这种方式启动的视频类应用会直接进入全屏模式,大致能为急着看片的用户省下几秒时间吧。
看到这里,中兴Axon M确实不像一款旗舰手机,甚至设计放在当年也有些笨拙。
但就像前文所述那样,Axon M有一个特性,这是其他手机所没有的,那就是隐藏在机身背面的第二块屏幕。
中兴Axon M的正反面各有一块5.2寸1080P LCD屏幕,翻开机身,两块5.2寸小屏就会组成一整块6.75寸「大屏」——这个尺寸放在当时确实有些惊艳,但是放在今天已然平平无奇。
(图源:雷科技)
和今天的折叠屏放在一起,很容易就能看得出Axon M这款产品的不同。
那么问题来了,有了那么多前车之鉴,到底还有什么操作是在一块屏幕上实现不了,必须在两块屏幕上去做的呢?
为了解决这个实用性问题,不同于今天的厂家为软件做适配,中兴为这款产品设计了四种不同的硬件显示方案,可以通过点击主屏幕底部的M键对显示方式进行切换。
(图源:雷科技)
首先是最简单的模式,称为「Single模式」。顾名思义,当我合起设备时,Axon M就会进入这个模式,此时只有手机正面的屏幕会被点亮,用户也无法自主切换到其他模式。
然后是「Expanded模式」,也就是如今大部分可折叠设备的逻辑。此时Axon M的两块屏幕会合并为一块大屏,除了略作适配的Chrome、YouTube等海外应用,即使是没有专门针对大屏幕优化的应用程序,也可以通过设置中的强制全屏运行选项来开启扩展模式。
(图源:雷科技)
从我个人体验来看,这个模式算是最接近当前折叠设备的使用方式,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我真的找不到使用扩展模式的理由。它确实提供了一块更大的屏幕,但代价是被一条边框将屏幕从中间割裂开来,对于我这种连屏幕中间的折痕都要斤斤计较的人来说,要我这样看视频还不如就看一边屏幕呢。
哦对了,在哔哩哔哩竖屏模式下,视频正好占据了一般屏幕,剩下的部分则可以浏览评论区或更多推荐视频,算是个理想的使用场景了。
(图源:雷科技)
接着是「Independent模式」,这个模式允许我并排运行两个应用程序,算是一种在没有平行视界和分屏模式下的解决方案。你可以同时运行百度地图和笔记应用,或者是同时运行哔哩哔哩和百度贴吧,从理论上看,它可能是所有模式中最有用和最实用的。
(图源:雷科技)
最后是「Mirror模式」,Axon M可以在两块屏幕上显示相同的内容。按照中兴当时的设想,这个模式是给人们将手机折叠成帐篷状的位置,并一起观看视频用的,而在我看来,这个模式基本上就和今天的可折叠设备宣传用悬停功能当手机支架一样实用。
(图源:雷科技)
作为一个标准的折叠屏用户,上手Axon M的体验比我想象中还要简单。
能够在当年设备上拥有这样的大屏体验确实很有趣,当我需要多任务处理并打开两个应用程序时,Axon M的体验显然是高于同年产品一大截的。在更大的屏幕上玩游戏也确实能让我感觉更加身临其境,受益于这种自上而下的设计,大部分虚拟按键位于屏幕底部的游戏操作起来感觉都挺不错。
受到当时技术限制,Axon M在展开状态下的体验其实是有不少问题的。
(图源:雷科技)
首先,为了塞进整整两块屏幕,Axon M的厚度来到了12.1毫米,重量230克,在当时手机集体减重的情况下算是一个相当另类的存在。不仅如此,因为电池在手机的一侧,这台机子的重量是完全不对称的,即便有CNC切边,但是Axon M的手感还是有点稀烂。
当你完全展开手机,使用这块大屏的时候,屏幕的中间永远都会有一条黑色边框迫害你的沉浸感。此外,Axon M的两块屏幕普遍存在着色差现象,我手上这台副屏的显示效果就明显要比主屏黄上不少,在纯白的背景下还是挺影响屏幕观感的。
(图源:雷科技)
对了,让中兴Axon M遭遇滑铁卢的还有性能配置。
作为一款在2017年下半年推出的产品,Axon M并没有配备当时最新的骁龙835处理器,而是更早一代的骁龙821处理器,而这恰好是口碑相差巨大的两代产品,而等到Axon M进入国内市场的时候,高通骁龙845处理器都出来了,性能差距进一步被扩大。
(图源:雷科技)
不仅如此,Axon M独有的折叠状态,使其性能释放变得更差。我手上这台Axon M的安兔兔跑分倒是还有26w分,但是只要在「Independent模式」稍微操作一下,整机就会变得滚烫无比,金属机身更是加速了机身温度的急剧升高,随便打个王者荣耀都很难顶。
(图源:雷科技)
对产品形态的追求,导致这款产品最终只能塞进一颗20MP单摄,而且这颗镜头还被设置在机身的正面,这导致我每次想拿它拍照还得自觉翻转一下手机,而且所有调用相机的应用程序(如微信语音)在双屏模式下的运行效果都非常糟糕,给人以一种小米MIX 2同分异构体的感觉。
(图源:雷科技)
不过要论拍照效果的话,其实Axon M的日间成像倒是还可以,算是个小小的惊喜了。
在中兴Axon M的身上,我们能看到很多熟悉的东西。
比如说,希望能够将大尺寸智能设备塞进口袋的产品受众,对比同期产品更硕大且厚重的机身,为了产品形态而一再遭到妥协的硬件配置,以及对安卓应用大屏适配能力的高度质疑。
事实上,让中兴Axon M和更早的双屏设备做出明确区分的,正是这些独特的软件功能,不论是强制全屏运行应用、左右窗口同步显示、运行多个应用程序或是帐篷模式观影,这些都是像Kyocera Echo这样的前辈产品根本无法做到的体验,更是如今折叠屏设备几乎必备的标准体验。
(图源:雷科技)
而这,也让中兴Axon M成为了第一款可以真正执行双屏设备想法的折叠手机。
然而如此多的软件问题,搭配上割裂感十足的设计以及落后当时整个行业接近两代的核心配置,共同构成了这款定位略显尴尬的产品,它的存在一度让业界怀疑折叠手机这个想法是否真的具有实际价值。
就像当时The Verge给它的评价一样,“It is cool, but double the screen only brings us double trouble.”(它很酷,但是翻倍的屏幕数量只带来了翻倍的烦恼。)
(图源:The Verge)
幸好,随着技术迭代,如今折叠屏手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这些产品的争议,甚至被整个行业视为智能手机的未来。
除了华为、三星、小米、蓝绿厂和摩托罗拉等科技巨头,就连一向被认为不会跟随市场趋势的苹果也已经把发布折叠屏设备的计划提上日程,这股趋势似乎已经不可阻挡。
有趣的是,时至今日,中兴Axon M上面的很多软件问题依然存在着。很多安卓应用依然没法适配比例独特的折叠内屏,游玩游戏时的最佳选择依然是比例合适的外屏,而厂商们推动的平行视界功能甚至比Axon M的「Independent模式」bug更多,如何做好折叠屏的后台应用切换依然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图源:vivo)
不同的是,硬件的大幅提升,让今天的可折叠设备在基础体验上好了很多。和当代旗舰同步的核心性能,媲美入门款旗舰的影像能力,更大容量的电池,更加平坦的屏幕,就连机身重量都和如今的超大杯产品相差无几,越来越接近日用手机的范畴。
至于中兴,时隔七年之后,他们终于在今年MWC上展出了最新的折叠屏手机。这款Nubia Flip可能不是今年最旗舰的产品,但绝对可能是冲击最低定价的竖折手机,中兴依然是那个特立独行的手机厂商,只是现在它们的畅想里,多了一丝务实的味道。
(图源:中兴)
问题在于,回归务实的中兴,是否还能在这个领域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