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大学、考公务员、考举人、考进士,您知道汉代孝廉是啥级别吗?
- 游戏资讯
- 发布时间:2025-01-16 14:42:53
作为平民总想有出人头地的一天。如今最好的捷径就是努力学习,考一所好大学,学一身真本事。
在古代呢,就是通过科举考取功名。比如考个进士、举人,甚至秀才也行。
可是科举也并非自古就有的。
科举直到隋朝才出现。创造科举制度的皇帝不是别人,正是被世代诟病的隋炀帝杨广。如此说来,历朝历代的举子们都应该感谢杨广才对。
据历史考证,在夏商周三代,穷人家的孩子几乎没有出头之日。龙生龙、凤生凤,农民的儿子还是农民。
直到汉朝,制度有了不小的改观。各地府郡可以通过举荐的方式推举当地贤才,这就是孝廉。
什么是孝廉呢?其标准有两个,其一是孝的代表,其二是有治国之能。这样的人才能被推举为孝廉。
说一个汉代的大腕——张衡。就是那个发明了地动仪的张衡。
张衡是南阳人,诸葛亮的老乡。他的年代名气比诸葛亮丝毫不逊色,成为南阳五圣之一。南阳五圣分别是谋圣姜子牙、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
与此同时,张衡又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
张衡有多大本事?请看,张衡是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这些头衔个个都够眩目的。所以将近2000年后的今天,人们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颗小行星。
很多史料、史书上都记载着这样一件事——举孝廉不应。当年张衡被郡里举荐为孝廉,也就是从学生向公务员、官员进阶的通行证,据说张衡没有要,一笑了之。
是不是孝廉这顶头冠太小了呢?还真不是。
在汉代,开始一个郡一年只能向国家推荐一名孝廉,后来有时一个郡推举两个。算一下比今天的清华北大名额还少很多。
明清之际,人们往往把举人比作孝廉。实际上,如果单从人数上讲,哪一年的举人都远远多于孝廉。称之为孝廉,实在有抬举举子的口味。
当然,有一点需要说明。汉代人口少。有资料显示,每20万人,一年可推举一个孝廉。这样算的话,孝廉的级别自然随着人口增多而贬值。按照多大地盘推举一位孝廉似乎更客观一点。
我觉得,孝廉更像古代的进士,考取进士之后,就可以等着补阙了,动辄就是县官。被推举为孝廉就是这个待遇。
三国演义里,曹操、袁绍等人都是孝廉出身。
各位朋友,您觉得孝廉属于啥级别?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