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翁《暴风雨》
- 游戏资讯
- 发布时间:2025-01-16 09:07:46
前言:
眼前看官们对“梦幻的本质暴风雨”大概比较关切,朋友们都想要分析一些“梦幻的本质暴风雨”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在网摘上收集了一些有关“梦幻的本质暴风雨””的相关内容,希望各位老铁们能喜欢,咱们快快来了解一下吧!暴风雨之后
疫情期间,读莎翁的《暴风雨》,书中最后众人都达成了和解,焦灼的心情也得到了缓解。传奇的《暴风雨》给我们宽恕和解的彻悟,现实的暴风雨也将如此,终有一日,春雨初霁。以下从几个方面概述对《暴风雨》的理解。
莎翁的唯一原创性剧作,有人说江郎才尽,已经比不上前期的悲喜剧,但这又何尝不是老莎在与自己和解呢?
音乐
全剧音乐是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在一些重要情节处总有不同音乐出现。除了烘托舞台氛围外,这部剧中的音乐还有其独特作用。
从词源上看,music的本源词是mousa(缪斯),也就是文艺女神。缪斯是宙斯与他的第五任妻子记忆女神的女儿,由于掌管的是具体的事物(文艺与科学)所以并不被排入主神。(这个时期的文艺包括艺术和科学,所以另一个词museum博物馆也是由此演化而来,原意是缪斯神庙。)另外拉丁语中还有一词mousikē,意为“心灵治愈术”,证明了音乐的净化功能,这也是为何学音乐时老师们总说学音乐能够塑造人的品格,培养灵魂…音乐的最早形式是敲打石头木棒,这是最素朴的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而在现代,人们的音乐审美其实也反映了时代对他的肢体语言,正如文学。
第一幕中,阿隆佐一人上岸,爱丽儿带来歌唱,起到安定情感舒缓气氛的作用,接着又演奏庄严音乐,让国王和大臣都昏昏睡去,从而更好地展现塞巴斯蒂安和安东尼奥(以下简称二胎们)的卑鄙无耻,或者说普也想和我们一起看看他的弟弟究竟会坏成什么样。
第二幕音乐出现在两个船员特林鸠罗和斯丹法诺以及卡列班三人插科打诨之时,这个时候爱丽儿击鼓吹箫,十分庄严,以此来映衬这些角色们的浑浑噩噩。
第三幕的音乐要更加缓和,因为费迪南和米兰达正相爱,岛上充满着的泠泠的柔和之声与最美的爱情相得益彰,让我们不由想起同样在岛上相爱的唐璜和海甸,看看拜伦是怎样给恋人们铺设最美好的场景:“Tis sweet to be awaken’d by the lark,Or lull’d by falling waters;sweet the hum Of bees,the voice of girls,the song of birds,The lisp of children,and their earliest words.”大概就是“仙乐风飘处处闻”…
音乐还能够彰显人性。在第四幕中,阿隆佐一组人都听到了音乐,但是每个人的反应却大有不同。阿隆佐觉得很怪异,贡扎罗明显能听见,但是两个心怀鬼胎的二胎却似乎无动于衷。结合毕达哥拉斯的灵魂音乐论,一是人的心灵秩序和宇宙秩序存在某种对应,二是心灵具有对宇宙和谐的感应能力。换句话说,人们都有向上向善的追求,在音乐上也是如此,因而正直的人们才能听见美妙的音乐。那接着应该思考的是,剧中音乐是否是文艺复兴中最好的音乐,人间是否有好的灵魂能够听到最好的天体音乐?
对于这座岛屿上的主人,音乐的力量也非同小可。每次普独白之后都需要音乐进行缓释过渡,一方面有助于继续保持理性,另一方面音乐又何尝不是另一种魔法呢?这种音乐魔法有时候我们也能感同身受,美的音乐能催化人心中爱和善的能力。音乐所代表的精神就是以阿波罗的日神精神为原型,象征秩序理性道德,一种安详静谧的状态。第五幕中微妙的天乐使普感到“对昏迷的幻觉的无上安慰。”
酒
之所以说卡列班仍然是自然的孩子,是因为他最后唱的酒神之歌,酒是理想国被抛弃的东西,纵欲的爱神诉说着爱和欲望,而日神精神大爆发的理想国所追求的是与爱欲背道而驰的理性。在许多作品当中,自然中的事物就代表着日神和酒神的对立。最典型的例子如加缪的《局外人》,默尔索最喜欢的是蓝色的海洋,象征着的是自由的酒神精神,而导致他最后开枪杀人的却是灼灼日光,这里的太阳象征着对个体的压迫。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们喜欢喝酒是因为酒能够提供一些适时的满足,但这种替代性的满足供给的不是自由,而是自由的假象。后世
弗洛伊德学派联合符号学等又不断指认酒和酒杯的性寓意,有些过于想象力丰富了。
自然
全剧的环境是在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岛上,很明确的一个特征就是这个地点遗世独立,脱离凡俗,因此才能够施展真正的魔法。我说的这个魔法并非指普的魔法,而是这个岛对众人的普渡教化。
整场被安排的暴风雨也是起到净化的作用,他们的衣服在暴风雨中都像重新洗了一遍一样就是明证。fresher不仅指为衣服洗尘,还有灵魂的净化。不仅对普,对卡列班,对我们每个观众读者都是如此。同样的净化场景还发生在《李尔王》中,老李尔在风雨交加中才体悟到了人生真谛。
同时,自然也可以看作是一个隐喻,隐喻在爱丽儿身上,爱丽儿的某些方面体现了大自然的内在韵律和规律,女巫的魔法他不听,普洛的魔法他可以听从,说明人对大自然的驾驭要建立在理性基础上。普和精灵们的关系,也正像人与自然的关系。
卡列班这么一个野蛮好色的人,他对自然却也有着敏锐细腻的感受,关于月亮和音乐的两段话极为优美,可以说全剧关于自然最美的描写都是通过卡列班之口说出来的。
我们又何尝不是普洛斯帕罗呢?只不过他的魔法变成了我们现在名之为“科技”的东西。自以为已经能够掌控自然,其实还只是自然的孩子,只能希望自然不要再下狠心将我们丢弃。
知识
在第二幕开场时,大臣贡扎罗还提出了他的理想国,和柏拉图一样,他在这个黄金时代新王国中也取缔文学,一方面印证了他顽固的基督徒思想,同时也表明政治与文学之间的尖锐的冲突。
普离不开的那本书,是圣经,是知识,是魔法,是“太初有道,…”
人物
人物的表现手法有很多种,对于戏剧而言,最好的便是语言。剧作伊始,几个人物性格便跃然纸上:国王惜字如金,沉默寡言;贡扎罗唠叨琐碎,迂腐愚忠,甚至有时还开些违和的玩笑;二胎们态度恶劣,满嘴脏话,臭味相投。人物们对同样的环境有不同的评判也说明环境是对人物的心理投射。
其他主要人物按关键词整理如下:
完美 米兰达
唯一的女性形象是老米兰公爵的女儿米兰达 Miranda,米兰达的形象和她的名字不谋而合,“wonder”“奇迹”“神圣”,这是王子费迪南第一次见面时的称呼,他把米兰达当成了林中仙子,而后二人顺理成章一见钟情。米兰达虽然话不多,但已足以勾勒出她的完美形象。在剧中多次出现“wonder”这个词,几乎每个人物说过这个词,在岛上充满着魔法和奇迹!
她美丽温柔却并不软弱,顺遂乖巧却并不盲从,她有自己的意志,有自己的想法,甚至在某些地方还能发现她能运用一些小魔法。
从第一幕开始,她的父亲就开始对她谆谆教诲,虽然可能重复了很多次,而且一而再地询问“你在听吗?”,米兰达仍然没有表示过任何厌烦,连续几次重复“我在听”。根据他们的谈话以及后文卡列班的讲述,米兰达还曾教给卡列班识字,尽管“识”的这个结果带来了恩将仇报,但是至少可以说是让卡列班知道并认识了“美”。
与费迪南相识后,米兰达可说是倾心相与,但当然,她没能也不可能摆脱男权社会的桎梏。二人一相遇的对话现在看来是太震惊了,王子劈头就问“你是处女吗?you be maid or no?”
Miranda回答道“ No wonder sir,But certainly a maid.”,甚至六七十年代的译者为避讳翻译成“你是女人吗?”,想想中文舞台上表演就很滑稽了。但是考虑到当时的社会环境,王公贵族们,尤其是王子这个身份,他们要保证血缘的正统性,唯一方式就是保证与之正式结婚的女性是处女。
第三幕米兰达和费迪南的关系持续升温,从交谈中可以发现王子过去也曾与许多女性交往过,但是米兰达却除卡列班以外只见过费迪南一个青年男性,虽然存在着些许担忧,但相信米兰达还是能够担任起王后的角色而不仅仅是联姻的工具。在这一幕中米兰达殷情备至,简直想帮男友干所有的活,所以也就不小心暴露了自己的小魔法。
驯化 卡列班
卡列班形象非常特殊,也非常复杂,莎士比亚没有把他捏成卡西莫多式或者星期五式,也没有把他完全黑化。他的关键词是“驯化”,所以后世一直从卡列班的角度用后殖民的思想是有道理的。反向思考,如果不是为了驯化,为了把自己的文明加之于岛上的土著,为什么普洛斯帕罗要留下卡列班呢?普本人的解释是要留下他捡拾柴火等,但这个说法明显站不住脚,因为普的魔法十分强大,在剧中我们可以看见他对风火水土的掌控,并且还有神奇的精灵爱丽儿的帮助。所以,普在刻意强调自己的绝对威严。
可以说,卡列班就是为展示西方文明而设。
但就卡列班本人而言,他也并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蛋。首先,他有明确的对美的感知,他想要强暴米兰达,我们并不能排除其中的爱情成分,因为他确实为米兰达的美所倾倒,并承认她比自己的母亲要美十倍。并且某种程度上他其实也是在把米兰达当作雪耻对象。其次,卡列班也是自然养育的精灵。在第三幕中,和两个酒鬼在一起,卡列班讲述他在岛上经常能听见仙乐缈缈,并且还在乐声中入梦。他在这种音乐中感受到祥和宁静,十分珍惜这种岛上的欢乐美好。
同时,我们也可以把他看作是普的镜像,因为他也是一个被篡夺了所有权的复仇者。他是岛上的土著,原本享有富饶肥沃的土地,是普的到来彻底改变他的命运,使其沦为从属地位,并不断受到精灵的捉弄。所以普在最后也承认“他是我的”想必也是看到了一个被剥夺了权利的自我。以至于哈罗德布鲁姆认为,这个剧名不应该叫《暴风雨》,应该直接称为《普洛斯帕罗与卡列班》
另外,Caliban和食人者cannibal从语音和词形上都很相似,也许值得启发。
自由 爱丽儿
精灵原本是无所谓男女的,但如果一定要辩出性别,那我更倾向于是男性。卡列班曾明确说过他只见过两位女性,米兰达和他的母亲。
爱丽儿原本是残暴的女巫西考拉克斯的手下,但却被无情地用魔法束缚于树枝之间,得救于普。但普并没有给他以自由,而是新一轮的束缚。只有按照普的要求行事才能获得自由。但是爱丽儿在整部剧中绝不仅仅是个从仆的角色,她并没有对主人的任务机械服从,而总是做得更加完美,比如第二幕上岸后爱丽儿让他们更加毫发无伤,甚至更好,并且还为后文回忆起远嫁突尼斯的公主奠定基础。可以看出爱丽儿的共情力和同理心,以及对主人潜移默化的感化和教育。对普而言,和解是很难实现的,但爱丽儿在不断推动他作出和解这一高尚行为。
当然,爱丽儿最大的特点就是渴望自由,他的那一段唱词说出了我们每个人对自然的渴望。
爱丽儿就是自然养育的孩子,身上还有稚气未脱的孩子气,在第一幕中爱丽儿对普的连三追问仿佛真把爱丽儿唬住了,体现出二人的契约精神,爱丽儿直接就像个做错事儿的小孩开始恳求原谅了。
女诗人普拉斯的诗集《爱丽儿》
和解 普洛斯帕罗
本剧的主人公因为实在过于强大,所以他需要学会的仅剩下原谅。原本一开始他并不想原谅,才掀起这番暴风雨让众人受到教训。他在年少遭到欺骗之后明显产生信任创伤。所以当女儿和王子一见钟情时,他虽然内心欣喜,但还是不信任,所以后来才会让王子去干活,这种干活到底是对王子的考验还是驯化呢?这也让我们接着思考一个细思恐极的问题,米兰达和费迪南的爱情究竟是不是魔法促成的呢?不管怎样,即便有魔法的成分,那也不能这种爱情就是不纯洁的。毕竟,爱情本身就是最大的魔法呀。
那普的魔法到底强大到什么地步呢?拉丁语中的魔法师一般是管控自然的魔法,称为“magia naturalis”,魔法师被称为“magus”,但是当时的魔法师时兴运用直接观察、类比,权威文本和征象的方式进行预言,治疗疾病等,比如说向日葵与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心脏相对应,所以多被用于治疗心脏。根据普的独白,可以得知他其实能够掌控风火水土四大元素,因为他可以制造幻象,挑起暴风雨,甚至还有预知术。最后普放弃魔法,拥抱理性和科学,可以说是老莎特意留给我们对知识的思考。
后来他从女儿和费迪南的真诚爱情中认识到爱是唯一的道路,认识到自己应当和解,但是前提是两个二胎,两个酒鬼包括卡列班都必须痛改前非。当然最后,即使他人并没有达到他的期望,普还是和自己和解了,他扔掉了他赖以生存的魔法书,回归到了宁静之境。这种和解并不容易,但他知道和解是高尚的。尽管最后以和解收场,但总是让人们感到有些牵强,怅然若失。
在第一幕中,可以看到,他有强烈的倾诉欲望,他不断地教育女儿勿忘家耻,但又一再给女儿消除记忆。这充分体现了他对女儿的爱护。虽然米兰达成长于遗世独立的环境,但是她受到的教育不比文明世界差,更重要的是能够得到自然的滋养。
第四幕中,也就是普给二人安排婚礼时,突然天象大乱似的,仅仅只是因为他得知卡列班和两个船员的复仇计划吗?当然不是,普在这幕中任务繁多,独白冗长,造成了一种时间空间的双重紧张感,类似于电影手法中的残像效应。同时,这种婚礼场景的风雨大作也预示着普本身的不安全感,也许是因为女儿即将出嫁。(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他和阿隆索说到自己也刚刚失去了一个孩子)其实这场婚礼的确有地方值得普担忧,王子是有阅历的,而自己的女儿米兰达都没见过几个“人类”,虽然是出于联姻目的,但是联姻就一定会幸福吗?这也许又在暗示着二人乃至整个英国的道路并不会一帆风顺,都必须摸索自己的路。
总结一下可以看到,普的生命过程就是不断失去的过程,他从一开始沉溺于魔法和知识,不理朝政,信任弟弟并且毫无戒备,所以才会失去公爵地位,这是他的失败与挫折,但还是魔法帮助了他,而他又主动放弃了魔法,在剧作后面可以看到普越接近胜利越加恐慌,并最终承认卡列班是自己的。这些失败与挫折都是必不可少的,生命的最终不过还是虚空。最后用普的话来作结:
我们只是由梦幻而成的材料,
而我们的卑微生命将由长眠来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