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资讯 > 正文

今年清明为何是4月4日?这些习俗、饮食,你知道吗

今天15时02分

清明节气到

这一天

是我国沿袭春祭礼俗

扫墓祭祖的传统节日

也是人们感受春光

出游踏青的好时节

今年清明为何是4月4日?

今年清明为何是4月4日?这些习俗、饮食,你知道吗-第1张-游戏资讯-龙启网络

  前年和去年的清明都是4月5日,到了今年为何是4月4日?不是都说“四五清明”吗,为啥今年不一样了?

  天文科普专家表示,我国民间虽有“四五清明”之说,即清明是在4月5日,事实上,清明的时间并不固定,在每年公历的4月4日至6日之间变动。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运动的规律来划分的,基本上,每个节气在一年中的日期变动不大。

  具体到清明节气,它在公历中的日期只会在4月4日、5日和6日这三天变化,具体哪天为清明,则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负责计算和对外发布。就21世纪而言,绝大多数年份的清明出现在4日,其次为5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

  到了清明,气候进一步转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回升,而在南方,长江中下游的降雨也明显增加,江南则时阴时晴。

  每年清明前后,浙江大多是“雨纷纷”的节奏,在这宛如水墨画的烟雨江南里,别有一番滋味。

在二十四节气中,唯有清明演变成传统节日——清明节。祭祖扫墓、踏青郊游……清明的这些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

祭拜与扫墓

  扫墓,原本是清明的前一天(或前三天)寒食的习俗,唐代以来逐渐合并于清明,才成了清明节的习俗,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踏青

  又叫探春、寻春、郊游,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放风筝

  每逢清明,人们就要放风筝。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插柳戴柳

  过去在清明这天,家家都要在门前挂上柳条,有的人还要在头上戴上柳枝。插柳于户,可以驱邪祈福;戴柳于首,寓意留住青春。蕴含着人们对平安健康生活和美好幸福未来的殷切期盼。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俗语说的“清明前后点瓜种豆”也是这个道理。

清明前后

许多时令美食“上线”

除了青团之外

浙江各地还吃些什么?

清明螺

  “清明螺赛肥鹅”,到了清明前后,江南水乡的人们都喜欢嗍一口来自水里的美味:螺蛳。春江水暖、草长莺飞的季节,江南绵连的湖泊里,螺蛳尚未产子,肉质正鲜美,又是易于捕捉之物。放在清水里养上一天,吐净泥沙,剪去尾巴,简单地烧成五香螺蛳,是下酒佐饭的佳品。

蛏子

  清明前后带着泥巴的长街蛏子,体大壳薄、肉质肥壮、味道鲜美。水煮蛏子、雪汁蒸蛏子、葱油蛏子、蛏子肉煮夜开花羹等都是宁波人的家常味道,一碗更比一碗鲜。

棉菜饼

  时近清明,温州城乡家家磨糯米粉和以捣烂的棉菜做饼。传统的温州棉菜饼分甜、咸两种口味。甜馅儿的原料为豆沙、红糖、核桃花生芝麻碎、葱花和肥肉。咸馅儿的则是豆腐干、笋、肉等。各地也存在细微差异。

麦芽塌饼

  在嘉兴,最具地方特色和情怀的清明美食,便是这种被叫做麦芽塌饼的糯米饼了。大麦浸水发芽,晒干后磨成粉,采田间的野草,与米粉混合揉成团,包上豆沙,猪板油丁和核桃肉,蒸熟后煎至“绿中带黄”,最后再刷上糖水,撒上芝麻,一道招待客人、馈赠亲友的上佳美食就做好了。

艾饺

  有这样一种春天的食物,软糯异常却不粘牙,能够把江南绿透,它便是艾饺。清明时节,绍兴人有吃艾饺的习惯。艾饺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肥而不腴,是一款天然绿色的健康小吃。蒸熟以后绿绿的松软的皮儿,带有清淡香气,香糯可口。

清明粒

  清明节的前几天,衢州开化家家户户都会搓上几斗米,只要吆喝一声,邻人之间更会互相帮忙。清明粒其实是一种用米粉搓成的尾指大小的米粒,又叫清明“泪”,花生米般大小。一碗颜色鲜艳亮丽、糯米团子粒粒分明的清明粒出锅了,咬一口,口腔里充满着糯米的甜香以及配菜的鲜辣,令人回味无穷。

索面

  清明时节,在金华浦江农家房前屋后,千万条白色的面线如丝如缕,沐浴着春日温暖的阳光从木架上飞泻而下,在青砖瓦砾中映衬出淳朴的农民特有的勤劳与智慧。索面又被称为长寿面,所以吃法也颇有讲究,一根索面吃到底才是最吉祥。

春光明媚,春和景明

这一天

让我们心怀感恩

不负春光

来源:人民日报、新华视点、央视新闻、诗画浙江文旅资讯、杭州发布、宁波发布、温州发布、嘉兴发布、绍兴文旅发布